音樂從來就是相關於聽覺,只是,現今的編曲環境,多數都是以 DTM 的型態進行。也就是說,使用 MIDI 相關編輯技巧,同時使用音序編輯軟體,再加上各種合成音源、取樣音源、VST 虛擬樂器等等,在一部電腦或多部電腦下完成編曲工作。

    問題來了,紀錄音樂的方法,從原本的單純「演奏」,提升到可以使用 Step Edit,即所謂的「數值輸入法」來編輯,音樂中的各個要素都被解析為數值,以便取代演奏來紀錄音樂。除此之外,也有「圖形剪貼」、「波形剪貼」等種種形形色色的方法,來取代過去只能使用演奏的單一輸入方式。有趣的是,「數值輸入法」較偏重觀念、邏輯性。而「圖形剪貼」與「波形剪貼」,則可以使用視覺來協助音樂編輯。

    像是我們所熟悉的「Piano Roll Edit」,這就是可以直接運用視覺來輔助聽覺的編輯工具。不過,就是有些編曲新手,過分依賴視覺,以致於本末倒置。經常看到的現象是,視覺上確定是沒有錯誤了,事後就不再聽一次重複確認,以致編出來的音樂有很多小問題。其實最容易發生錯誤的原因,是往往忘了計算硬體﹝電腦﹞在錄音卡上的時間差

    譬如說,直接以同一部電腦直接計算出來的波形,同常不會有太大的時間差,可以不用特別修正。但兩部電腦的情況下,例如電腦 1.是音序編輯軟體專用,電腦。 2.是 Giga Sampler 專用的情況下,以 Analog 方式錄音時,由於記錄﹝錄音﹞發音﹝輸出﹞都各有時間差,即使在視覺上看起來兩個音符是在同一位置,實際上兩個音符會有大約 10 毫秒至 15 毫秒的差距。當然,隨著樂曲速度、硬體設備、設定等等原因,也會讓這個差距有所變化。

   如果再混合實體外部合成音源來使用,那差距又有不同,通常外部音源與電腦內部的 VST 音源的錄音上,最後的時間差約為 5 毫秒至 10 毫秒之間,同樣的,樂曲速度、電腦硬體設備、設定等也會同時影響這個結果。所以說呢,單單只靠視覺來編輯音樂是有一定的風險。

   再說 Picth上的波形編輯,我們都知道,現在有很多歌手的唱片錄音,有些是非常倚賴後期所謂「Vocal Picth Edit」的動作。這些調整 Picth 的外掛插件軟體一般都能使用視覺來編輯,以確認被調整的音高是否「到位」。

不過呢,經驗老道 的錄音師、製作人或編曲人都知道,當大量音響被結合之後,其實相互混合與干擾之後,整體聲響的音高也會產生變化。所以即使只是把歌聲調得「超準」,也不見得會好聽,「音高準度」與「好聽與否」是兩回事。過分倚賴視覺編輯音樂的結果,就是以為「都對了」,卻發生「啊怎麼都怪怪的」的結果。

    即使是運用視覺來編輯音樂,也記得要同時對素材執行視覺上與聽覺上的再確認。譬如說像是 ACID 這一類的軟體,提供了很多音樂素材,決定速度之後,一塊一塊往編輯畫面上丟,非常容易也非常有趣。但如果下次有機會使用這個軟體編輯音樂時,請試試以多個音樂素材進行編輯(最好是五個以上),然後將橫向檢視開到最大來檢查,就可以發現素材的很多位置都有不同的時間誤差。這些都需要細心的修正與再編輯。

   音樂最後終究是用「聽」的,所以在過程中,無妨用「數值」或「視覺」等方式來輔助或直接執行編輯。但記得,最後的成品還是要靠自己的耳朵聽過,確認無誤之後才算大功告成。所以呢,請別單單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   音樂,還是要多倚重耳朵的確認。

( www.yusmusic.com 優勢音樂生活網‧尤景仰)

 

  優勢音樂生活事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    Copyright  ©  www.yusmusi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尤景仰 編曲 專欄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arrmusic 的頭像
    yuarrmusic

    尤景仰老師製作與編曲作品

    yuarrmus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