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正式受到委託,要開始編曲作業之前,有些事項是絕對需要在事先溝通的。從唱片編曲來說,編曲的委託工作,大都是由製作人出面,而不是由唱片公司負責聯繫。也因此,這些待確認的事項,就需要由製作人口中得到答案。

    通常在開編前,編曲人手上一定會有委託編曲的「主旋律簡譜」與「試聽 Demo」。但經常也會是「只有主旋律簡譜」,或者是「只有 Demo」。根據這些最基本的資料,就必須開始以下的確認。

(1)確認主旋律簡譜與 Demo 的差異
    譜上的音符和實際 Demo 帶裡面的音有極大的落差時,要確認倒底以誰為主?哪一個才是正確版本。樂譜與 Demo 相差甚遠的狀況,經常會發生。

(2)是哪家唱片公司的案子
    每一家唱片公司都有獨特製作品味、音樂風格與市場取向。所以相同的歌手,在不同的唱片公司,就會被塑造出不同樣貌。這些要件,編曲人也需要列入編曲考慮,一方面確定唱片公司的音樂屬性,另一方面是確認這個委託編曲案的幕後主人。

(3)歌手是誰
    這首編曲是給誰唱的,當然是要問一下。不同歌手之間,唱腔、歌聲頻率、市場定位等,都各有差異。歌手的確認,能幫助音樂風格的選擇,還有編曲內部細微的設計,這些都是由歌手的市場定位作為思考來出發。

(4)Key
    要編成什麼調?這必須由製作人來指定。調子的選擇,不單單由歌手的音域來考慮,而是必須兼顧音質、音區,再與主旋律搭配思考。

(5)速度
    這也是由製作人來指定,通常會依照 Demo 上的速度稍做調整。歌曲速度很重要,在快歌上,122 和 120 或許相差不多;但是在慢歌上,60 和 62 就有極大的差別,足以影響整個歌的情緒。歌曲速度通常受歌曲情緒、歌詞字數,還有歌手發音、咬字及轉音等因素的影響,所以必須很精確。

(6)曲式段落的進行
    是制式兩遍半的進行?還是有其他的想法?有沒有歌曲長度的限制?每個段落有沒有特別的要求?

(7)在哪家錄音室做後續作業
    每一家錄音室的器材配備都不同,對編曲人來說,最重要的莫過於最後的分軌過帶作業。以前都必須到錄音室過帶,相對也要準備一些去錄音室過帶的設備器材。近年來過帶作業,比較偏向由編曲人自己完成,只需要交出分軌 Wave CD,每一家錄音室能接受的規格不同,是 24bit  96k呢,還是16Bit 48k?這些也必須確認。

(8)向誰請款
    這個是最最重要的問題,答案模稜兩可、不清不楚的,這種案子八成有問題。製作人雖然是編曲案的委託人,但經常不是付款者。絕大多數製作人,並不經手編曲費的發放,有經手編曲費的,不是包案就是拿回扣。編曲費通常直接由唱片公司會計部開支票,或者以匯款方式匯入編曲人的戶頭。
   
    還會有些特例的案子,同樣是知名歌手或新人的編曲委託,但不是由唱片公司主事,而是由特定的幕後金主支持。像這類的案子,最好事先確認對象,先酌收點訂金也無妨。

    總而言之,在以上最基本的八個問題上,事先做確認是一定必要的,免得事後因缺乏事前溝通,導致問題一堆,甚至當上美國總統(做白工),就真的划不來嘍。

( www.yusmusic.com 優勢音樂生活網‧尤景仰)

 

  優勢音樂生活事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    Copyright  ©  www.yusmusi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arrmusic 的頭像
    yuarrmusic

    尤景仰老師製作與編曲作品

    yuarrmus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